《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第140章 军中

秦湛瑛又做梦了,他属于梦多的那类,简称睡眠质量不太好,最糟糕的是除非是照年镜给的梦,其他梦秦湛瑛醒来后都记得,而且脑壳子还特别疼。

凡是给他看过病的大夫都劝:少思虑,不然再多的药也补不回耗掉的脑力,再这么下去,吕家家传的寿命也经不起折腾。

秦湛瑛低头看看自己的政务,只能长叹一声,继续干活。

但今晚的梦特别魔性,是现实里发生过的事情在脑子里重演。

只见12岁的秋瑜噼里啪啦打竹板:“竹板那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咱们吕小瑛,又顺利收上税啦。”

秦湛瑛睁开眼,面无表情地想,虽然他偶尔会思念秋瑜,但绝不希望是这么个思念法。

还是干点实事转移注意力吧。

山鲁道的地形用来种田还可以,所以在秦湛瑛的主持下,这儿便轰轰烈烈的开始修水利。

自然,修水利要先探地形,把这个地方的所有水系都摸一遍,搞明白情况,再探明白各个堤坝质量如何,还能不能继续扛,要修的话得修到什么地步,出多少钱和人。

这是个大工程,去年秦湛瑛从山鲁道过来的时候,就顺便把这方面的官吏也从大京工部拖了过来,在这些人用双腿丈量山鲁道后,他们终于把报告打了上来。

报告的中心思想就一个——这儿的水利要修,而且工程量不小,百姓们的徭役负担不会小,地主士绅们也大概率会搞鬼,鉴于此地官吏实干能力偏低,要把此处水利修到标准线上也是个奇迹级别的难度,因此建议户部打钱,吏部打人,没钱没人就没奇迹。

秦湛瑛认为这些工部官吏言之有物,转手就把报告扔大京去了。

户部侍郎刘紫妍一声冷笑。

吏部尚书君为依陷入沉思。

就没见过这么理直气壮的文书,真是有了太子做靠山就不一样了,但这人和钱吧,他们还真不敢不给。

报了预算的工部怎么也没想到太子居然真的打钱打人过来,领头的小伙子感叹:“太子殿下大气。”

其实在这种重要的事上,秦湛瑛一直舍得砸钱,他比谁都明白要收获得先施肥的道理,老百姓就是那收获,他砸下去的修路修水利、给人扫盲、让人吃饱穿暖的资源就是肥。

等朝廷来人后,秦湛瑛先把人都聚起来开了个会,将这批钱粮怎么花,什么时候花都提前算好,还预留了一笔钱做预备资金,一切理得顺顺当当,又专心去搭建山鲁道本地的官吏架构,开扫盲夜校。

乡贤乡愿替皇权治理一地这事能取缔还是取缔的好,不能彻底摧毁也要削弱,要是再有人敢闹隐户避税、随随便便就纠集几千人乡间私斗,秦湛瑛能呕血。

反正手头钱粮还够,军队又扩招了一批人,接着秦湛瑛就安心带着这批人种田学习和训练了。

新的教科书印刷出来,还带着油墨味,秦湛瑛白天带军士们一起训练,主要是挑训练里表现得最好的那批,亲自教他们武功,军营附近新修了个训练用的场地,爬绳网、跑独木桥、障碍跑通通给安排上,都是泽国吕女皇练精兵时用的装备。

小太子穿着干练的衣物,领着一群个头没他高年纪比他大的小伙子摸爬滚打,一刻钟不到就是满身的灰,冬日里一个个练得头上冒白气。

秦湛瑛本人还行,平时他也练外家功夫,还和秋瑜比过谁能以更快的速度做完一千个俯卧撑,但真的赢不了……作为先天高手中体能垫底的那一类,心肺跟不上,做完一千个俯卧撑可以,就是中间要歇口气。

他的持久力也就是障碍跑半个时辰以后浑身一层薄汗的水平。

其他小伙子就不成了,他们都是精力最充沛、恢复力最强的年岁,又在军营好吃好喝养了一阵,可练完以后还是都趴了,有几个家里不错的将校家的孩子,自小吃着肉长大,这会儿也只能勉强站着。

秦湛瑛等了一阵,看地上躺的一帮人还不肯起,就拍拍手:“歇够了起来走走,不然对身体不好。”

众人慢吞吞起身,有些站不起来的还得身边人搀扶一把。

有个孟汉混血的小孩,叫巴固的,他是同伴里少数几个入选精兵训练的,其他纯汉家出身的军士不愿扶他。

巴固的身体底子其实不算好,能混进精兵训练靠的是意志力和努力,这会儿要起来就比别人艰难些,双手撑着地深呼吸,就感到有人从后面捞住他的腰一提,他就整个人腾空起来,双脚落地后又踉跄一下,忙揪着那个把他提起来的人的胳膊,终于站稳了。

周遭一片寂静,巴固不解地看着左边两个保持着互相搀扶姿势的军士,他们都张大了嘴望着自己。

巴固:“怎么了?”

然后他就感到自己揪着人胳膊的手被拨开,那人从自己背后走过去,个子很高,年纪不大所以身板并不厚实,背薄但骨架子好,所以看起来就是宽肩窄腰长腿的好身板,巴固已经是同龄人里很高的了,也比对方矮半个脑壳。

精兵训练时最好认的那个人就是太子了,虽然和他一样高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太子的头发最多,马尾一束,头发还是和泼墨似的撒了满背。

巴固脑子木木的转不动,半晌才反应过来:“啊,是太子殿下把我提起来的。”

这会儿秦湛瑛已经把那几个没人扶的混血都提起来了,单手提,一点也不吃力。

太子语气里没什么情绪:“等到了战场上,你们是希望自己的同袍能和你互相打掩护,护着彼此的后背,还是要那种连手都不愿意伸的?”

这话一出,许多人都面露羞惭,太子挥挥手:“站他们身边但没去扶的,自己绕着校场再跑十圈,还有那些练完后爬不起来的,也过去再跑十圈,体能太差了,跑完一起走。”

秦湛瑛是这样的性子,别指望他偏心除秋瑜以外的任何人,该赏该罚都有标准,却意外的能折服军士们。

军士们喜欢的就是这样利落又公正的长官。

秦湛瑛:“下次再不团结,你们就手拉手在军营门口站一天吧。”

军士们立刻打了个寒颤:太子殿下哪都好,就是太擅长整人了。

等巴固和一群人跑完圈,去了澡堂打水,因为柴火要省着用,大家也只是拿毛巾加水擦擦身,最后将一盆热水从头淋到脚,就算洗干净了。

裹上厚实的棉衣,巴固到伙夫营吃饭,就看到角落里摆着张小桌子,太子坐边上显得腿太长了没地方摆,干脆搭了个十分豪迈的二郎腿,一手拿夹了鸡蛋的馒头啃,一手拿文书,还有几个将领和文官站一边,满面严肃。

“去看看。”秦湛瑛起身,手里还拿着个馒头啃呢。

巴固不知道太子去做什么了,因为太子他老人家总是一副冷静自持的模样,到了晚上,太子就满脸淡定地回来了。

此时是军士们认字的时间。

先生们负责拿着标准的扫盲班课本在黑板边上写写画画,太子偶尔会过来看看,如果学习成绩好,太子就会专门开班教他们更高级别的文章和算术知识。

对,身为上一届科举无冕状元的太子爷是会亲自授课的,这在外头的书生之中求都求不来的待遇,在军营里却似乎已经让人习以为常。

起初是太子嫌弃先生教得不好,连文章的真义都讲不明白,只知道搞些君君臣臣、谁贵谁贱的话,很快那位先生就被太子赶走,然后太子亲自上了。

然后军士们就明白了什么叫名师。

所谓名师,就是教给学生的全是干货,一点水分都不掺,而且讲得清楚明白,所有道理和知识都掰开揉碎了往学生脑子里灌,保证灌进去以后大家立刻就能懂。

军营的扫盲课本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讲述各地地理与适宜农作物的,有讲述南方甘蔗种植和制糖的,还有沿海百姓如何在台风中生存、如何抵御倭寇的,再有新加的一篇文章,是讲述孟人的源头——他们是游牧民族,因北地苦寒不事农耕,因而总是心心念念从中原劫掠财富、粮食、人口。

而作为被劫的对象,禹国军队的使命就是,干掉所有敢打劫的强盗,再把曾经失去的土地夺回来。

太子教他们这一段的时候,很平静地说:“别以为你们是替别人打仗,都是成年的爷们了,你们也不笨,没有随随便便给别人家拼命的道理,何况战争烧钱,军士要吃饭要穿衣,朝廷许多大臣也不乐意出这笔钱把好好的壮丁送到北边和孟人拼命。”

“但有些仗我们避不开,孟人有多凶狠贪婪,你们比孤清楚,不把他们打痛了,汉人还想安安心心种地?还想着能和父母老婆儿女过平静安宁的日子?做梦吧,那些人是豺狼,不把他们赶跑,谁都安宁不了,一旦让他们再过来,所有人都得过回那种连牲畜都不如的日子。”

这些知识和道理乍一看不复杂,实则没人教,他们这些大多出自平民百姓之家的军士怎么会懂?

巴固想,是啊,很多汉子参军,一个是家里丁口多,田不够分,就只好进军队里混口饭吃,还有一个便是早年吃过异族的苦,要参军保家乡。

可是他们呢?他们一群孟人不要汉人鄙夷的杂种,又该为何而战呢?

原先巴固想过这个问题,他爱动脑瓜子,心眼也多,不像其他兄弟们吃几天饱饭就说要为禹国效死,直到有一天,他知道了军士们的安置。

残了的可以去工坊里做事,可以学制糖,学药材种植,学各种技术,禹国有许多官营的行当,很需要忠心的人去做工。

若是不残,一路在军中干到了一定的年纪,也会给分田,虽然田的位置靠近北边,可能没南边那么暖和,但那也是地啊!有了地就有了根。

再有一个,若是学了写字算术,以后大军打下一个地方,要派官吏过去扫盲和治理时,肯定也是从军士里找人,这又是一条出路。

禹国是不会让为他们拼命的人没个着落的,而提出这些政策的,是太子爷。

于是从那天开始,巴固才真正的对禹军归了心,且在心里喊起了为太子效死的口号,他是聪明人,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太子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他就为太子拼命!

然而这一天,太子没过来给人上课,巴固是个敏锐的,他知道太子很注重给军士扫盲,平时哪怕不来上课也要来看一看,今日还没来,可见是有重要的事了。

果然,过了一阵,他们精兵营的千户祝大更过来,神色凝重:“兄弟们,老陕那边闹洪了,快收拾东西,我们得过去!”

这次的洪灾纯属人祸。

因为有人使用了惯用的法子,炸堤,当然了,这个堤坝炸了以后也就祸害了一个县,毕竟冬季雨水不多,河流不干就算给面子了,而且祸害的还主要是敌人地盘里自己的县,实际上损失不大,但造成的连锁反应有点大。

那几天正好下雨,堤坝再一炸,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连锁反应,就有座山泥石流了,这泥石流搞死了大概三千多人,还有上万的灾民。

那位已经死掉的南韩穿越男没有给历史留下任何有益的贡献,但他通过自己在义务教育里学到的那点知识,留下了一点语焉不详的箴言,并让北孟揪着那点知识,把威力削弱版的霹雳弹给搞了出来,因而炸堤的事才会这么猝不及防。

秋瑜发消息给秦湛瑛,就是因为他抓紧时间把受灾地区打了下来,希望后方给人给物把百姓安置一下。

这个请求很快就炸了锅,因为禹国朝廷还是无法理解,为何要这么救护那些前几天还给孟国当奴才的百姓们。

而秦湛瑛却立刻答应,并立刻开始安排人往那边送。

140 /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