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陛下的眼眸中不见波澜,也并未多在吏部尚书的脸上多做停留,却让后者觉得:不过数日,女帝陛下似乎成长了不少,从她的身上仿佛能瞧出春秋鼎盛时的先帝,不动声色却能将朝中诸事握于掌中。
经历了这场罢黜囚禁,五位尚书多少都被磨平了锐气,他们大概也清楚女帝陛下放他们出来的原因,不过……这北安侯人都死了,纵然得到平反又有何用呢?
南宫静女:“朕,今日召集群臣,开这次大朝会,是因先帝亲设的鸣冤钟被人敲响,而冤主与朕也算颇有渊源……他状告的也不是别人,正是朕。”
堂下静悄悄的,南宫静女示意内侍将刑部主簿说代书的供词当庭宣读,并将先皇圣旨和四方钱庄的产业过户文书着人放到托盘上捧着,交给群臣传阅。
待堂内朝臣全部看完,内侍又端着托盘走到了殿外,给三品以下的官员看。
按照常理南宫静女此时就应开口,但她却表现出了超常的耐心,直到内侍端着几样东西回来复命才再次开口。
南宫静女:“诸位卿家,如何看待此事?”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非常长的,大概有半炷香的时间,足够堂下的群臣思量几个来回。
话音落并无人出列,直到几个呼吸后,兵部尚书秦德手持玉笏,默然出列。
南宫静女紧张的心也随之放下,万事开头难,有了秦德这个开头人一切就都好说了。
南宫静女:“兵部有话说?”
秦德:“是,陛下容禀。”
南宫静女:“准。”
秦德:“陛下恕罪,其实臣昨日就听说了告御状之事。而且京城的百姓无人不在谈论此事,所以臣斗胆擅自调阅了刑部卷宗,找到了当年丁仪和丁奉山父子状告前皇夫齐缘君的供词,也调出了前工部员外郎李桥山的供词,并查阅了卷宗对比发现,他们所状告之事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先皇遗旨之后……也就是说这三人所告之事,很有可能是齐缘君领了先皇遗旨,奉旨为之。”
中书省左仆射陆伯言出列驳斥道:“陛下,臣有异议。”
南宫静女:“哦?那你也说说。”
陆伯言:“就算兵部尚书所言属实,也不能排除齐缘君是假借圣旨行报仇之事,众所周知:齐缘君城府深沉,手腕狠毒,善于伪装,诸位不要忘了,他并非齐缘君,而是北泾国撑犁部汗王之子:乞颜阿古拉!景嘉八年,乞颜阿古拉更名换姓潜入朝廷,其动机昭然若揭。臣想,定是乞颜阿古拉趁陛下弥留之际巧言令色骗来了这道圣旨,借圣旨之便利行复仇之实,考虑到其复仇的最终动机,就算这三位所告之事皆发生在圣旨颁布之后,也不能说明乞颜阿古拉无罪!”
南宫静女:“左仆射说的也有道理,异人王族之子,“不安好心”也说的过去……那你来说说,四方钱庄之事又怎幺解释?”
陆伯言喉头一滞,吭哧半晌才回道:“臣查过了,这四方钱庄背后的两个大东家,一位是前朝巨贾谢安府中的旧仆,一位是牵扯到厌胜之案的罪民,这两二人境遇坎坷,说不定早就对朝廷心存愤懑与乞颜阿古拉狼狈为奸。”
南宫静女闻言,莞尔一笑,转而问秦德:“你怎幺看?”
秦德亦轻笑,再次向前迈了一步,朗声道:“四方钱庄前前后后向朝廷捐赠了六百万两白银,若左仆射大人管这叫狼子野心,那下官倒是希望‘狼心狗肺’的人再多些才好!”
陆伯言:“商人不事农桑,做的都是些低买高卖的投机勾当,赚的都是民脂民膏,四方钱庄的积蓄比国库一年的税银还要多,不开仓放血安能立足?”
秦德:“左仆射大人所言似乎与本案无关,且不论四方钱庄是如何赚到这些银子的,刑部却并未收到过四方钱庄枉法的举报,一切都是左仆射大任的猜测罢了。”
陆伯言:“秦大人如何不是猜测?你怎知这些文书都是用来资助朝廷的?”
陆氏一族和撑犁部的“渊源”太深了,陆伯言自然不能坐等齐颜“平反”但他前几句反对尚算有理据,之后的说的已有胡搅蛮缠之感。
南宫静女不语,秦德继续驳斥道:“左仆射大人看清楚了,这每一份过户文书上都是盖了户部下属衙门大印的,一份在四方钱庄手中另一份存在衙门,是真是假一验便知。而且四方钱庄的大东家谷春树,当初向朝廷进献第一笔银子时,户部是收到了这笔账的,陛下为此还褒奖了谷春树。这件事全天下人都知道,陆大人还是不要强辩了吧。”
户部尚书:“启奏陛下,这笔进项真金白银进了国库,账目是老臣亲自经手的,断然不会有假。”
陆伯言脸色难看,冷哼一声退了回去。
秦德:“陛下,其实此事查起来也简单,只要将这些过户文书所涉金额累加起来,比对证词上的数目便可一验真伪。另外关于证词中所说的淮南那笔两百万两银子和米粮物资也并非无迹可寻,只要派人到淮南去查出当年赈灾的账目便可知晓,不过依臣之见朝廷大可不必如此麻烦,钱通既然敢告御状,相信这些证据不会有假,否则单单一项欺君之罪就不是他能承受的。”
南宫静女:“既然有人提出了异议,该查还是要查的,户部……”
户部尚书:“老臣在。”
南宫静女:“淮南之乱的赈灾款,朝廷一共出了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