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和长公主》- 第136章 正该鼓舞另立时

林挽月立在一旁, 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李娴, 看着李娴落泪,林挽月心中一片柔软。

在林挽月的印象中李娴永远都是端庄的,矜持的,睿智的, 此时的李娴, 更符合林挽月心中最先想象的样子。

亲情的温馨在父女二人之间流淌, 林挽月不禁惆怅:这份天伦之乐,自己有生之年怕是无福享受了。

“好啦, 父皇没事。”李钊拍了拍李娴的手背,后者慢慢的止住了泪水。

李钊缓缓地收敛了笑容, 脸上的皱纹一夜之间深了许多。

“你雍王兄的事情, 你都知道了吧。”

“儿臣知道了, 父皇保重身体,雍王兄以身殉国,儿臣也很难过。”

“哎……这个逆子,寡人特意嘱咐他不要冒然出城, 他偏要贪功冒进!”

“父皇,北境之势复杂,也许雍王兄有他的考量,您保重龙体。”

“哎……”李钊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问道:“这次找你来,父皇想听听你的意见,你雍王兄的身后事该怎么办?”

林挽月竖起了耳朵, 经过李娴的点拨,她已今非昔比,曾经的她因为在大殿上听不懂二人的对话而沮丧,此时李钊刚一开口,林挽月就品味过来李钊话中的含义。

雍王乃皇室血脉,但同时也是败军之将。

若按照皇室血脉身死他乡的典制,陛下应当派遣与雍王身份等同的人亲赴北境迎回灵柩,若是派人去迎,意味着雍王无罪。

但按照败军之将来说,军衔低的就地埋葬,军衔高一些的由当地兵丁将棺木护送回京,家属领走棺木埋葬,若如此,雍王有罪。

如何操办后事,关乎着将来雍王后嗣的待遇以及史书上对雍王的评价。

林挽月站在那里,目光下垂,侧耳倾听,李娴回道:“雍王兄不畏艰险,力战匈奴,以身殉国,儿臣愿亲赴北境接雍王兄回京。”

李钊沉默不语,李娴继续说道:“父皇,逝者如斯,还请您为恒儿考虑,他才三岁,没了父亲,日后还要依靠萌荫长大成人。”

“如此……便依娴儿所言罢,只是北境战事惨烈,父皇不放心你去,我再想想别的人选吧。”

“父皇,如今朝中只有我与珠儿,嫣儿三位皇室血脉,齐地,楚地,湘地,距北境路途遥远;父皇身体欠安珠儿定要留在宫中的,嫣儿年纪小又不曾出过远门更是不成的,女儿也去过北境几次了,如此非常之时,就请父皇允许女儿为父皇分忧吧。”

李钊看着李娴,感慨的说道:“吾儿识大体,明大礼;只可惜……”李钊看了一眼林飞星,将未说完的话咽了回去。

李娴淡淡一笑:“珠儿虽年幼,已习得父皇大道,父皇无需忧心。”

“嗯。”李钊点了点头:“你也累了一天了,先到侧殿去休息,我和驸马单独说几句话。”

“是,儿臣告退。”

李娴起身,走出大殿,在与林飞星擦肩而过的一瞬间,二人目光短暂的接触,已无需多言。

“驸马,北境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林挽月垂着眸子,回道:“儿臣不知。”

李钊笑了笑,叫来顺喜,将那个红色竹筒交给了林飞星。

林挽月快速的将绢报看完,没想到雍王居然是死在了图图尔巴的手上。

“说说吧,你对北境的事情怎么看。”

林挽月思考了片刻,回道:“儿臣认为,匈奴联合进犯我离国,是偶然,也是必然的。”

“嗯,说下去。”

“是,儿臣从小在边境长大,从军五年来,参与匈奴交战上百次,匈奴苦寒,冻土期很长,每年水草丰沃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剩下的月份大多数匈奴部落是不能自给自足的,所以他们为了生存只好靠抢,内部争抢,对外抢离国边境百姓,之前有大将军王坐镇北境,大将军王威名远播,匈奴部落有所忌惮,如今大将军王不在,对于匈奴人来说是一个机会,虽然无法知晓背后细节,但这么多年匈奴败多胜少,如今联合进犯也在情理之中。”

“嗯,若是让你掌帅印,眼前之势,你当如何?”

“儿臣没想过。”

李钊捋了捋胡子:“现在想。”

“是,若儿臣挂帅,当以战破之。”

听到林飞星的回答,李钊皱了皱眉头,心中对林飞星有些失望:到底还是太年轻了吗?

林挽月见李钊沉默不语,躬身一拜:“还请父皇让儿臣说完。”

“你说。”

“儿臣以为,匈奴五部联合大军,根本原因是世仇和生存,但直接原因是大将军王的离世,给了匈奴人联合的契机和勇气,误以为我北境无人,才如此肆无忌惮,如今匈奴联军初成,内部其实并不团结,五大可汗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指挥,而且这五大部虽然有雄厚的实力供给部队,但他们都居住在草原的深处,儿臣若为帅,则一支轻骑兵绕到敌人腹地,断其运输粮草而后静待些许时日,待到匈奴粮草吃紧必定会狗急跳墙进攻阳关城,不过那时的匈奴已经是强弩之末,我军便集中优势兵力给匈奴以重创,之后便可依靠阳关城之地利与匈奴人耗下去,且守且战,静待寒冬。”

“嗯……”李钊点了点头,复又问道:“寡人已命边境百姓举家后撤百里,你为何不安心据守?”

林挽月张了张嘴,脸上闪过一丝为难。

李钊看在眼里:“但说无妨。”

“是,儿臣以为这一战必须要打,哪怕会赢的很艰难也要打出去,一则:之前主帅被斩,匈奴气势高涨,我军士气低迷,需要一战扭转士气,二则:要用这一战让匈奴人明白,我离国有足够的实力打败他们所谓的联军,若是这一仗不打,空耗到寒冬,必定会埋下隐患;就算匈奴迫于天气勉强撤军,明年也会卷土重来,但若是先给予重挫再守,日后匈奴再想大举进犯,恐怕要思量思量。毕竟五大部落各自为政,合作是短暂的,内斗是持久的,谁也不愿意冒着被其他部落吞并的风险打没有把握的仗,对我离国而言,匈奴与离国接壤,对付匈奴绝非朝夕可成……”

元鼎·三十一年,十月二十日。

《离国通年纪》记载:帝下旨,擢升长公主驸马,四品卫将军林飞星为正三品骠骑将军,统领西北军务,掌管北境帅印。

至此,林飞星成为离国历史上,以布衣出身,军阶最高,最年轻的元帅。

又因林飞星曾带领北境军士,工匠修建新阳关城,史称:阳关飞将!

浩浩荡荡的队伍由天都城出发,四乘马车里坐着离国的长公主李娴,林飞星跨坐龙冉宝驹行在马车左边,朝着北境始发。

李钊又觉得林飞星过于年轻,虽临危受命,但终究放心不下。

在林飞星出发当日又颁布一旨:命齐王李瑱,率两万精锐,奔赴北境协助林飞星共定五胡之乱。

雍王战死,太子监国,林飞星挂帅,齐王协助;新的帷幕正在缓缓拉开。

因照顾到李娴,队伍整整行进了七日方至北境。

主帅被斩,全军获罪,不过考虑到情况特殊,又有太子联合朝臣共同上书为北境军士求情,李钊便拟了一旨让李娴带到北境去。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主帅被杀,按律应全军获罪,念在北境儿郎常年奋战,又有太子及朝臣联名上书求情,故此法外开恩,校尉以上军衔者,罚俸三月,全体军士以三战军功相抵,副帅高德义,身为军中元老,未起到督监之责,且临阵脱逃,即刻辕门外处斩,高氏三族革去军籍,贬为贱籍,钦此。”

李娴站在高台上,宣读完圣旨,自有千牛卫拿下高德义,任凭他如何哀求皆面不改色,辕门外血溅三尺,高德义身首异处。

李娴与林飞星分头行动,李娴负责料理雍王后事,而林飞星则整顿军务。

副帅之职,林挽月并没有交给张三宝蒙倪大等心腹。

其中一位,林挽月选中曾经跟随李沐,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安承弼。

另外一位,林挽月钦点了白锐达。

十六位先锋郎将,林挽月大刀阔斧的砍去了半数之多,任命之前挑选好的,背景干净,并且经过考察的年轻人,断臂的侯野官复原职,王大力被贬去养马。

中层的校尉林挽月倒是一个没动,而底层的营长,林挽月从之前设立的考核司调出了卷宗,从中挑选考核优秀的直接安排到了营副的位置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放在那里不过是为了锻炼和熟悉,提正是早晚的事。

如今林挽月虽然只是三品军衔,但一块北境帅印,权力就大过许多一品大员!

在北境,四品以下军衔林挽月可以直接任命,四品以上任命后要请旨,得到朝廷的批复后任命才正式生效。

白锐达擢升四品卫将军,蒙倪大坐上了之前白锐达右将军的位置,张三宝擢升裨将军,统领飞羽营,另外拨了四路先锋郎将。

卞凯擢升为斥候营营长,大家各归各位。

原先在修建新阳关城的时候,林挽月在新城中轴线上,选了一块好地,为李沐修建了新帅府;可惜李沐身中剧毒还没来得及搬进去,便离开了人世,白白便宜了雍王,雍王从封地带来了不少好东西,充实了新帅府的内库,然而天意无常,雍王战死,这些东西尽数都归了林挽月。

雷厉风行的处理好军务后,林挽月又检查了布防,确认没有问题,她带了两坛好酒,跨上龙冉的马背,独自一人往城郊去了。

136 /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