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棺》- 番外二 · 孟婆(下)

阿音站起身来,循声望去,只见黄泉岸边雾蒙蒙的,一阵湿润的风吹过来,轻易便黯了日头。

远远儿地响起一阵诡谲的铃声,时断时续,仿佛吊了许久药罐子的姑娘在低低哀吟,阿音转头瞧,是鬼吏带着一队游魂,浑浑噩噩地自奈何桥上过。

那游魂木着脸,眼珠子同嵌上的两颗玻璃球,被砂纸磨了光泽,懵懂而浑浊。

阿音打了个激灵。

仿佛自梦境中醒来,头一回发觉泰山府与人间的不同。

人群中有个三十几岁的妇人,灰扑扑的蓝袄子半白的短发,行动比旁人慢些。刚迈上桥便被鬼吏叫住,上前问了几句,不多时跑来一个十三四的小丫头,拉着她往回走。

阿音被这情境迷了魂,问涂老幺:“这是什么?”

涂老幺也不明白,却仍旧是方才那把嗓子将话递过来,说:“她的魂少了约莫一钱,过不了奈何桥,待领去补齐了,方能投胎。”

“一钱?”阿音回头,雾越发大了,似自海面偷来的,阿音一面用绢子擦拭手心儿,一面拨开雾面走过去,却见着了一个坐在岸边的姑娘。

说是姑娘,又不像是。她穿着天青色的衣裳,层层叠叠的裙摆垂到水里,水面似被搅动的琼浆,而她的衣裙是壶口倾泻而出的玉露。阿音瞧着她衣服的料子,似纱不是纱,似布不是布,就那样软绵绵地簇拥着她的身体。阿音用了簇拥这一个形容词,实在是因她好看极了,眼角一颗泪痣,向下散着愁。

罩在雾气里,连愁绪也模糊得如淡笔描出来的。

那姑娘微微偏头,看着她,水下波光一动,竟露出一条半个身子长的鱼尾,白莹莹的鳞片上泛着青光,上好的青花瓷似的。

鱼尾扫出水面,又沉下去,带得她腰肢缓缓动起来,动得闲适又舒展。

“是你?”鱼尾姑娘仔仔细细瞧一眼阿音,不知想起了什么。

阿音没听清,先紧着方才的疑惑,问她:“短了一钱,是什么意思?”

那姑娘淡淡笑了笑,道:“人之三魂七魄,共重四钱二厘,方才那位妇人不知什么缘故,没了爽灵一魂,并爱、恶、欲三魄,因此短了约莫一钱。”

阿音眨眼,这倒是稀奇了:“如此说来,这奈何桥,竟是一杆秤?”

姑娘垂下脸,望着雾气弥漫的水面:“称过往,量情仇,不就是一杆秤么?”

她的愁绪又上来了,同那笼罩全身的雾一般缥缈,阿音不由自主走上前去,到她身边坐下,问她:“你是谁?”

泰山府里竟有这等人物,却从未听阿罗提起过。

裙摆拥着鱼尾摇了三下,姑娘才道:“我叫阿姜。”

阿姜,阿姜,阿音的眉尖轻轻堆,却听身后的涂老幺将她袖子扯过去,悄声道:“孟婆。”

孟婆?阿音瞪大眼,难以置信地对上涂老幺的眼神。

涂老幺眼睛太小,又隔着雾,眼神轻易对不上,阿音逐了一会子便放弃了,掐一把涂老幺的大腿,否认道:“放屁。阿罗同我说过,孟婆是个老婆子,我在奈何桥边哭的时候,还是那婆子……”

“那婆子……”她咬着手背,犹犹豫豫地将阿姜纳入余光里。

阿姜在余光里笑得恬淡:“是我。”

阿音糊涂了,却听阿姜道:“方才你说,阿罗。你同她……”

她意味深长地住了嘴,又在阿音略咬了咬嘴角的动作里笑起来。

操,阿音心里骂了句脏话。

阿罗只说自个儿不辨美丑,瞧这架势,怕不是长幼认知也成问题。

阿姜蕙质兰心,摇头道:“孟婆确然是婆子, 我是孟婆,孟婆却并非是我。”

“孟婆乃生死司黄泉畔清前尘的鬼吏,不过一差使罢了,寻有因缘执念的生魂当差,每日子时化作婆子模样值守,递汤送魂。”

“既如此,为何唤作孟婆,又为何要化作婆子模样?”

“因着头一任孟婆是个婆子,姓孟。又或许,婆子的汤更易入口,话更易入耳。”阿姜道。

阿音颔首,大差不差的是明白了些,又问:“那你这鱼尾是什么缘故?你不是人?”

阿姜摇头:“我原本是。”

“只是既做了孟婆,便同寻常生魂不同,要留在地府许久,与寻常鬼差也不同,因终归是要投胎。令蘅大人便赐了这鱼尾,入夜时歇在水里,白日里成人形,待汤送尽了,方自黄泉里出来,去鱼尾复人身,再入轮回。”

倒是有些意思,阿音探头又打量她的尾巴一回,问她:“那你这差事,做多久了?”

阿姜仰头想了想:“自秦至如今,好些年了。”

阿音捂着胸口受了好大一回惊,足足两千余年,就只一句“好些”?

她手掌撑在地上,打量阿姜的神色仿佛在打量一个地底下刨出来的粽子。

却是涂老幺忍不住插了话:“那你咋来的?谁喊你来的?咋不跑呢?”

阿姜将眼神移过来,轻飘飘清淡淡地看一眼涂老幺,含笑点了点头算打过招呼,再转过去望着远处的天光。天色暗下去,像永远没有尽头,雾面亦渐渐消散,原来泰山府没有星辰,却将璀璨的星河融入黄泉中,在流光溢彩的水面上摇摇晃晃。

黑暗总能滋生秘密,也最易泄露秘密,因为漫漫无边的黑暗中,秘密是光,要栽种在人的心里,也要含在孤独的话里。

阿姜说:“你们应当听说过我的故事。”

“说来也巧,我亦姓孟,名仲姿,小字阿姜。”

孟姜女?阿音抬手抵住下巴。

涂老幺不大确定,小声问:“是不哭长城那个?”

阿姜轻轻笑了,眼角仍旧向下,哀戚却天真。

“我同夫君新婚燕尔,他便被抓去做苦役,往极北之地修筑长城。我苦等一年,君归无期,便孤身北上寻他。至了长城脚下,却得知他月前便亡,尸骨填在了长城里。我日夜哀哭,不肯离去,竟将那长城哭倒,露出了他的尸骨。我哀入肺腑,未几便跳入江中殉了情。”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打小便听,却是头一回自孟姜女口中说出来,涂老幺感慨万分,竟好一会子回不过神。

“我入地府寻他,鬼吏却不肯告知我他的去向,只叫我自投胎去,我与郎君早有盟誓,奈何桥上等百年,如何能辜负?我便于桥下又是哭,决不肯入轮回。”

见阿音神情有异,她便笑道:“也是这个缘故,后来我见着你,才多说了几句。”

阿音揉了揉绢子,不愿再提,只问她:“后来呢?”

“后来,令蘅大人来了。”

“大人同我说,若我不愿,便不投胎,让我在奈何桥下等一等。那时正巧孟婆一职无人,我便代舀起了汤。”

“这一等,便是整整五十年。”

“那日我终于等来了他,却不是我梦中少年模样,他是新下的生魂,白发苍苍佝偻着背,身旁拉着一位满面皱纹的老妇。”

二人携手而来,一对古稀之年的老人对上舀汤的婆子,对上孟婆的躯壳下含泪的年轻的灵魂。

“不对呀!”涂老幺嚷起来,“他不是早死了,咋能是年迈模样呢?”

阿音拍一把他的手,猪脑子。

阿姜笑着低下头:“我后来才晓得,他并未在苦役中死去,却是逃了徭役另娶新妇,新妇娘家有些头脸,日子过得十分安生。他怕我寻去,才伙同同乡诓了我。”

长城底下的骸骨,哪里是他的呢?

阿音叹一口气,捉着绢子捋了捋胸口。

“至此,我便死了心,同令蘅大人说,我愿为孟婆,引魂渡人,助人忘却前尘。”

话音落下,退了潮似的,阿姜望着广袤的黑暗,鱼尾勾起星星点点的光。

阿音回到浮提殿时已是月上三竿,五钱领着她至了后方的寝殿里,说是寝殿,不过是一方四合院,里头的家具样式却是洋派的,皮质的长沙发,核桃木的四腿餐桌,茶几上摆着新鲜的水果,只拉了一盏西式的罩灯,令黑白的画面于某处活起来。

阿罗仍在办公,并未回来,阿音却意外地在客厅里见着了李十一。

她换下了长裙,穿着一身与屋子甚是相配的女士衬衫和浅色西裤,侧坐在沙发扶手上翻书。

长发仿佛挡住了视线,她伸手将其挽到耳后,随即将书放下,侧脸同阿音打招呼:“回来了。”

“等我?”阿音有些讶异。

李十一将书合拢,放在大腿上托着,摇头:“等十九。”

宋十九方才说阿音许久未回,出去寻她,想来是错过了。

阿音点点头,瘫着身子骨坐到左手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支着额头懒怠说话。

李十一瞄一眼她倦怠的模样,想起白日里震天响的麻将声,开口问她:“不是掩人耳目暗度陈仓么?怎么竟大摆宴席?”

话是风轻云淡的,也没什么责备的语气,阿音睁着大眼自下而上地看着她,有些歉疚:“忘了。”

“我好容易来一日,若待久了,肉身便要断气,届时麻烦便大了,只想着时辰紧迫,将该办的尽数办了。”阿音谈了一场爱情,倒是谈得坦率了许多,如今会一五一十地反省自个儿的错处,还能诚诚恳恳地解释给人听。

李十一笑着摇摇头,拿起书要走。

才刚站起身来,却听身后沙发窸窣作响,高跟鞋的鞋跟响了两下,阿音叫住她:“阿蘅。”

叫的是令蘅,不是往常的十一,李十一拎了半个眉头,转身看她。

却见阿音若有所思地望着地面的阴影处,慢腾腾地将手背起来,在背后将绢子一扯,道:“今儿我同孟婆谈了天,忽然想起来,你活了几千年。”

她的睫毛在阴影里像被镀了一层霜,将她的伶俐压下去,显得温顺极了。

“而我,只同你认得十来年。”她心里头掰了一回指头,怎样添怎样算,也数不完两只手,“我算过了,十来年对上几千年,是比指甲盖儿还小的一部分,原本摆不上台面,可是——”

可是你纵着我,依着我。

“可是,我只认得一个阿音。”李十一接口道。

阿音余下的话说不出来了,她忽然觉得自个儿是个顶厉害的姑娘,有阎王做相好,有府君做好友,还有十九涂老幺和五钱。她原本想同李十一说,虽然十来年对她来说,是指甲盖儿,对自己而言,却很长很长,长到占据她此生一半的时光,因此她才理直气壮,她才颐指气使,才将那个“谢”字在嘴里过了又过,怎样也说不出口。

这又是她的短处了。

她未抬头,只听李十一又笑了,说:“若果真想谢我,往后莫再应承旁人捏什么替身。”

阿音抬头,李十一叹一口气,说了句早些睡,便扶着脖颈回了屋。

西洋钟敲了十二下,阿音在阿罗的宅子里做了一场绮丽而扭曲的梦,在各个朝代交叠的泰山府里,她唱戏似的穿遍了漂亮衣裳,赏了上元灯,听了胡旋曲,尝了松软喷香的汤饼,又在竹林里逐了一回酒觞,竹叶落到她的颈间,痒酥酥的,令她迷迷糊糊地醒转过来。

阿罗坐在她面前,抚在她颈间的手是竹叶,眼神是酒。

阿音看着灯影下的她,脑子里什么也没有,只想要她。

于是她圈住阿罗的脖颈,将胭脂落了一半的嘴唇递过去,她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行尸走肉,在阿罗的气息打上自己鼻端时才有了生命力,那浅薄的生命力却又被贴上来的嘴唇吸了去,让她又死一回。

阎罗大人,原是如此掌人生死。

客厅里响起细细密密的喘息,阿罗将阿音推倒在沙发上,手将纽扣一个个解开,左手自领口而下,右手自大腿往上,像慢条斯理地拆开一件收过许多回的礼物,连陷在盘扣间的指腹的挑/逗都井井有条。

阿音却将伸手将她胸前一抵,哑着嗓子问她:“如今不想多说话,白日里怎么同我言语了那么久?”

阿罗的呼吸一起一伏,嗓音盛不起溢满的情/欲:“我若不同你说些闲话,恐怕办不了差了。”

可即便是移神的闲话,自阿音嘴里说出来,也令她心神荡漾,提笔书不成。

阿音翻身坐起来,领口开了一半,敞着莹白的突起和深深的沟壑,旗袍缝也开了一半,滑出细腻的大腿,她跨坐到阿罗身上,眼神润润的,好似被雨打了一夜的叶子,滚着晶莹的露珠,想让人瞧瞧枝叶深处,究竟湿不湿。

湿。

阿罗情难自禁,偏头便要吻上去,阿音却以退为进地撤了兵,柔声问她:“要在这里么?”

这是客厅,虽说夜深人静,到底怕人瞧见。

“不怕。”阿罗抚她的下巴。

她伸手布了结界,虽无色无形,外头却听不到里头,也瞧不进来。

“结界可靠么?”阿音又问。

“可靠。”阿罗摸她的头发。

阿音笑盈盈道:“这便好了。”

她瞬间来了精神,方才的羞涩与惧怕仿佛是伪装,一手将阿罗按到在沙发上,另一手自衣裳里探进去,覆盖住肖想已久的柔软,在她耳边将方才的宽慰呢喃给她:“不怕。”

辫子悠在沙发扶手上,随着急促的呼吸左右晃荡,偷跑进来的月光瞧见了沙发上毫无遮挡的肌体,她起伏的曲线被勾勒得恰恰好,引诱人探寻它,掌控它。

结界的光晕随着主人的意识时强时弱,将销魂蚀骨的呻/吟吞噬干净,不泄露一丁点儿秘密。

淋漓的香汗是最后上场的戏子,将一出活色生香唱完,阿音衣衫半褪,窝在阿罗怀里,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她的声音有力无力,荡着潮涨潮落的余韵:“我投胎时,可以不喝孟婆汤么?”

她又想起了白日的孟婆。

阿罗微微喘着气,一会子才道:“不可。”

“为什么呢?”阿音不大满意,“我想要记得你,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

阿罗尚在整理思绪,却忽然听得一把熟悉的嗓音,认真道:“若一直带着记忆,在母体孕育时,出生时,不觉得十分恐怖么?”

阿音花容失色,抓一把衣裳将阿罗盖住,又抬起身子掩住前胸,望着角落,声儿都抖了起来:“十……十九?”

“你怎的在!”她的嗓子从未如此尖利过,配上散乱的发髻和糊了的胭脂,似被狠狠欺负了。

宋十九端着一杯水,自阴影里走出来,面上倒是没什么表情,只一双耳朵红得要滴血,她望着茶几上的瓜果:“我一直在。”

她将水放下,嗓子放轻了些:“倒水喝,结界将我圈进来了。”

她也很无辜。

阿音气结:“倒水喝怎的不开灯?”

宋十九眨眼:“烛龙的眼睛在夜里更好些。”

她原本的意思是不必开灯,听在阿音耳里又不是那么回事。

阿音默了默,仍旧不甘心:“那你怎么不出声?”

“出声了,”宋十九很委屈,“想是声音太大,没听见。”

她是想过冲破结界出去,怕只怕二人正在兴头上,由此有了阴影,因此只默不作声背过脸去,念着非礼勿视又饮了一杯水。

至一半,见结界状态不稳,还伸手补了几回结界。

宋十九望着失魂落魄的阿音,张了张口,十分想安慰她,好比说一点类似“钟山上的小兽/交配,都是不拘什么地方的,这也并不算什么”等见多识广的话,但这到底不同,她思来想去,决意话不多说,只将方才烧好的水搁到餐桌上,道了声告辞便回了屋。

阎罗大人一直没说话,也不晓得往后是不是要杀龙灭口。

第二日李十一才刚起,便被阿音拽出了门,包裹收拾得十分齐整,朝她身后看一眼,见空空如也,方搁下心,同李十一说要回上海去。

还说,十九昨夜睡得迟,便不吵她了。

这才不过一日,李十一还以为她要依依不舍耗上个两三天。

只是阿音讲信用,李十一也自然无异议,立时便让涂老幺送她出去,阿音诧异:“不必用神荼令么?”

李十一淡淡道:“带个把小鬼出入,若尚需用神荼令遮掩,这府君是白做了。”

阿音睁眼:“那昨日——”白同涂老幺挤了?

“你提的议。”李十一道。

阿音心里骂了同昨儿一样的脏话,觉得之前的感动大可不必。

今日天气不大好,好在刮着风,再过黄泉边时,水上便没什么雾,阿音惦记着孟婆昨儿的故事,想走前再去瞧一瞧她好看的鱼尾巴,穿过一片浅滩,果然见阿姜坐在岸边,尾巴搭在水里,背对着他们堆沙子。

阿音不想打扰她,轻手轻脚走过去,阿姜竟也反常地未发现,仿佛是专注手头的事入了迷。

阿音定睛一瞧,她将沙子垒作一条小小的长城,指头一戳,推塌了一个小小的角。

她望着那塌掉的沙土,又抬头望着水面,忽而轻轻自语:“若那日,哭出的骸骨果真是你,便好了。”

阿音的睫毛一颤,想起今晨同阿罗说话时,问她的那一句:“孟婆何时才能送尽魂魄,转世投胎呢?”

阿罗说:“待她们自己忘却的那一日。”

阿音想起从前读过的《靖江宝卷》,里头说:阴司有座孟婆庄,绝色女子卖茶汤。

原来能医者不自医,原来熬汤者,不能忘。

(番外二完)

110 / 111